(七)觀世音菩薩的神力和功德     回主頁    回目錄   回善書系列總目

 

    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時,請教如何修行菩薩道?觀世音菩薩告訴他說:菩薩應學的法門無量無邊,但在這無邊無量的法門中,我是修學大悲行解脫法門的。

    佛教對大悲的解釋是:

    『在一切時間和空間內,觀察眾生一切行為,沒有聽不見、看不見和不明了的行為事物。應該如何處理,馬上就能做出符合佛法決定,這決定一定是拯救眾生的,而且是對眾生一視同仁,一律平等的。一般的人、羅漢或聖者,不能做到以上那樣全面,即使行善救人,也只能做到一部分,所以只能稱為『悲』,不能稱為『大悲』。只有觀世音菩薩才能稱大悲菩薩,這是觀世音菩薩特有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所修學的
大悲行解脫門的主要內容:

  三十二應化身

    『十四無畏』

    『三十二應化身』,指的是觀世音菩薩為了普濟眾生而顯現三十二種形象。因為世上災難很多,受災難時會遇到各種情況,因此,觀世音菩薩就根據受災難的具體情況,變化成適當身份的形象去救眾生。

三十二應化身是:
 

 三聖身: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

 六種天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毘沙門身

 七種人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童男身童女身。

 佛門四眾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

 四眾婦女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

  八部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候羅伽身、執金剛神身。成為三十二種應化身。

    從以上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化身中,有十六種是化作人身,占化身中的大約半數,這說明觀世音菩薩關心人民,經常活動在眾生生活的人世之間,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七種是化作女人身。這充分說明觀世音菩薩深切同情廣大婦女苦難的命運。所以,古今中外,觀世音菩薩倍受廣大婦女的虔誠供奉。


十四無畏

    十四無畏,是說眾生在遇到十四種災難的時候,觀世音菩薩能夠給予處於危難中的眾生以無畏的力量,使他們不畏恐懼。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有能力把人從十四種災難中拯救出來。詳細請參閱禮念救度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