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大威神力
回主页 回目录
回善书系列总目
相传在久远的过去,千光王静住如来,为众位菩萨宣讲大悲咒。当时观世音菩萨只是初地菩萨,也在场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咒,一闻此咒,立即超升至第八地,心生欢喜,发誓弘布,广利众生。
注十地:
一:观喜地。 二:离垢地。 三:发光地。
四:焰慧地。 五:极难胜地。 六:现前地。
七:远行地。 八:不动地。 九:善慧地。
十:法云地。
千光王静住如来用金色的手,摸着观世音菩萨的头顶说:『将来你要掌握这个大悲咒,到充满罪恶的世界去拯救一切众生,使众生得到安乐与幸福。』观世音菩萨在千光王静住如来的指点下,在大悲咒的启发下,发出誓言说:
『将来我若能到人世间普济众生,我愿意长出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睛,这样我就能更好地救苦救难。』
当观世音菩萨刚发完此誓言,立即就长出了千手千眼。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为了拯救地狱、饿鬼、畜牲这三道之中受苦受难的众生,才化作千手千眼的菩萨。可能因为这三道中的障碍太大,需要观世音菩萨用千手千眼才能拯救得了受罪之众生,这也说明观世音菩萨有无比特殊的大威神力和伟大的慈悲心肠。
其实,说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也只是形容、比喻菩萨的威力,功德伟大而已,按其威力、功德,何止千手千眼。塑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宝相,是代表菩萨有透彻一切佛法的智慧,有千万种普济众生的高明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教化众生,脱离苦海。
观世音菩萨不但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的菩萨,而且是在西方净土脇侍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随同阿弥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
观世音菩萨还经常随同释迦牟尼佛一起,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教化众生。因此观世音菩萨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信奉、崇敬。
阿弥陀佛:印度古代国王,名转轮圣王,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成佛,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或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我们在佛寺大雄宝殿所见的西方三圣,也称阿弥三尊:中尊阿弥陀佛,左观世音菩萨,右大势至菩萨。
释迦牟尼佛:是印度迦毘罗城净饭王的太子,名悉多,放弃富贵的王子生活出家修行成佛,时年仅三十五岁,然后游历四方讲经说法化导众生群类共四十九年,是觉者世尊,为人天师。
注:娑婆世界意为堪忍世界,就是说这世界上有十恶(杀生、偷窃、邪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 、愚痴)(三毒:毒害善根之三烦恼,即贪毒、瞋毒、痴毒)
注:瞋 -- 发怒时张大眼睛看人。(音:晨阴平。)
注:恚 -- 怒恨不平。(音:惠)
注:瞋恚 - 佛经中常见名词,为三毒之一,苦与苦具憎恚,使身心热恼而起诸恶业。
注:绮语 - 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辞,十恶之一。
注:两舌 - 分别向甲乙二方说违心之言,以离间他们。简译为离间的话。十恶之一。
注:妄语 - 以意欺他,作不实之言。十恶之一。
(注:上述『三十二应化身』和『十四无畏』,详细可参阅『普门品』,全称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能于早晚课背诵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