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 賢 嘉 言 錄

釋 今 照 法 師  編 集 第 一 冊

      世 間 法   出 世 間 法

       

回主頁

回總目

第 一 頁

第 二 頁

第 三 頁

第 四 頁

第 五 頁

第 六 頁

第 七 頁

第 八 頁

第 九 頁

第 十 頁

第 十一 頁

第 十二 頁

 

清淨是福無人享煩惱是罪個個貪。

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無人防。

三點如星怖彎鉤似目牙。

披毛從此起做佛也由它。

魚在水裡躍人在市上鬧。

金銀堆成山閉眼全都螺。

空手見閻君愧心把淚掉。

消得一分習氣使得一分光明。

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

欲盡情空是真佛欲重情迷是凡夫。

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

不求聲色香與味亦不布求諸妙觸。

但為救度眾生常求無上最勝智。

一個浪子漂泊異鄉重投老父懷抱宿因所在諒非偶然

百折不撓金剛志萬魔難退菩提心。

勸君為善曰無暇有也無。

禍到臨頭擁萬千無也有。

若要與君談善事去也忙。

一朝命盡喪黃泉忙也去。

與人交接務當親切溫和不可有傷犯他人之氣色是乃處事之道粗暴卑鄙為人所厭惡言(管綠蔭)

無言是談話的最大藝術(哈立脫)

緘默有時是最嚴厲的批評。

你在別人向你問起某事的時候方才回答他這比你自動奉告別人有更大的效力。

在生氣的時候不管怎樣總要留下退步的餘地絕不可以做出無法挽回的事來。

陷於逆境之後始知朋友的真偽。

朋友間最貴重的贈品是原諒、寬恕。

交不良之友足以減其身價。

時常出入之朋友是家宅之裝飾。

宜靜默。宜從容。宜嚴謹。宜儉約。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處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 終身讓路不失尺寸。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

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謹聰明遙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謙。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我若多瞋及怨結者十方現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結 ? 此愚癡人以瞋恨故 , 於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 ?

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處事大忌急躁 ; 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生明。從容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