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印度古代观世音菩萨来历的传说 回主页 回目录 回善书系列总目

 

    据『法华经』的记载:在很久以前,阿弥陀佛尚未成佛之前,是一位印度的国王,在登王位时感得天之轮宝,转动这个轮宝,就能威服四方,统一天下,从此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所以称为转轮圣王。

 

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转轮圣王有十个儿子,长子名叫不眴,次子名叫尼摩。他们都信奉供养宝藏如来(注如来:如也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转轮圣王到宝藏如来面前表示心愿,发誓修行,放弃了王位,出家成了一个僧人,法名叫做法藏。法藏比丘在修行成佛之前,曾经发下四十八个大心愿,其中一个大心愿就是说:『将来他成佛后,凡信奉他并且持诵他的名号的人,命终之时,佛就前往接引其人往生自己的国土,』即西方净土,也称西方极乐世界。法藏比丘在宝藏如来的指导和授记下,最后修行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古印度语的音译,意译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我国对阿弥陀佛的信仰,早在公元三八六年左右开始盛行。

   

    不眴和尼摩这两位转轮圣王的王子,见到自己的父王修行成了阿弥陀佛,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于是两位王子也发誓愿,要修行菩萨道,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脇侍阿弥陀佛,普渡众生前往西方净土。(注脇侍:立于佛两脇之菩萨)后来不眴太子就修行成了观世音菩萨,尼摩太子就修行成了大势至菩萨。在中国佛教寺院里供奉的阿弥陀佛站在中间,左脇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脇侍为大势至菩萨,这三尊一组的佛像,称为『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又称为大精进菩萨。据『观无量寿经』说,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能有力量解脱血、火、刀、兵之灾。大势至菩萨的形像,身放紫金色光,其形像大小及身上装饰,均与观世音菩萨相似。区别的方法,大势至菩萨宝冠上是以宝瓶为标志,而观世音菩萨的宝冠上是以阿弥陀佛坐像为标志。

 

    观世音菩萨在宝藏如来面前发誓说:『只要世上的众生还有灾难和苦恼,若被他所听见、看见,他若不能将众生救出苦海,他就永不成佛,永远以菩萨的身份留住人世间救苦救难。』可是,由于世间人们的贪欲不断,愚痴不知,罪障累生,劫难苦恼也就永无休止了。那么,观世音菩萨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拯救所有遇难者出苦海,也就只好永不成佛,永住世间救苦救难了。